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德慧智教育 |  在线书院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老子道德根文化与商业智慧

时间:2010-06-07 10:07来源:知音原创 作者:熊春锦 点击:
老子道德根文化与商业智慧 浙江普陀山第二届国际道商论坛 2010 05 29 熊春锦 各位企业家,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互动交流。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老子根文化与商业智慧》 在座的各位,都是成功人士,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是致力于道文化研究

老子道德根文化与商业智慧

浙江普陀山第二届国际道商论坛

2010 05 29

熊春锦

 

各位企业家,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互动交流。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老子根文化与商业智慧》

在座的各位,都是成功人士,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是致力于道文化研究的一位学生。在这里,借这个机会,来跟大家共同互动交流学习。

可能在座的都是爱好者,曾经有过实践的经历。但是我这个人有点啰嗦,还是希望按照道家的方法来进行互动和交流。可以说,道家的互动交流非常简单,就是精气神的互动,是能量的循环交流,是心与心的相应,是正觉正识的互动。

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这次我们的这个论坛要想办好,要信守一个规则,叫做修身的实践规则。在我们互动的时候,请大家都放松。大家都经常在说放松,作为道家的修身实践当中的放松,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掌握这个诀窍?谁知道,怎样才能真正放松?没人回答的话,我就在这里直接透露一点消息、信息。我们的放松,如果想获得一个能量的高效互动,关键是精神系统的放松和肉体系统的放松,这两大系统的放松,如果我们掌握好了,实际上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就能够很好地养生和解压,精神就能保持一种愉悦的状态。因为大道至简至易,方法也很简单。

第一个,就是眉头一定要松下来,大家尝试尝试,把自己的眉毛舒展舒展,往两边撑一撑,然后嘴角微翘,面带微笑。尝试一下,看看心情是不是松了,精神系统是不是容易松。一旦眉头舒展,我们精气神中神的这个系统能够松弛下来,面带微笑,就给我们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内在喜悦。这个时候,就有利于我们精气神中神的这个系统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和沐浴状态。

我们这次到舟山来,天道安排得挺好的,昨天整个过程都是一个沐浴过程,青山滴翠甘露洗。今天就进入晴天了,我们就沐浴在观音师尊的道场当中,道光、德能、地气很容易进入我们体内,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心情调好,心调松,身调松。心调松,眉头一松,眉心一松,天德之光,观音师尊这个道场的能量就很轻松地进入了我们的体内。这个仙山琼岛上面孕育着丰富的地气能量,我们命体如何才能接收到?注意,我们命体放松的关键,就在每个人的会阴。会阴一松,全身松,肉体松。会阴一开,就容易获得酥绵快乐,地气就能够大量涌入我们的体内。

我们试试看,在肛门的前方,在外生殖器的后方,有一个三角区,这个地方就是老子提出的“人法地”的门窍所在和关键所在。我们主动把它调松,收一收,放一放,松、松、松。像水平面上丢进一块石头,泛起涟漪,一层层的弯弯波浪扩大,那么就容易放松。

由于我们这次办班,主要是在心身这两个系统来论商谈道,要产生良好的效应,那么希望大家按照道家的要求,也是五千年来我们祖先们归纳总结的修身诀窍等简捷之路来进行实践,来进行提高,来品悟道家其中的商业智慧与我们修身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进入一个学习互动的实践阶段当中。

我们这里有一张图,题目旁边就有一张图:中国的文化,无论是道家的、儒家的,还是佛家的,都离不开这个树型的模式。这个大树,深深扎根在信德的厚土之中。它是信念,它是信仰,信仰天地,信仰大道,信仰道和德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和能量,信仰天地是我们效法的榜样,用德来支撑着我们体内精神系统的圆满健康。其中,就有仁德、礼德、智德、信德。五德的齐备,才构成我们健康的心身。

作为商界来说,也同样离不开这么一棵常青大树的支撑。这五个子枝,任何一枝的缺乏,都会带来问题。所以在古代,2500年以前诞生的中国文化,全部都是诞生在“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基础之上,诞生在内修、内证的基础之上,才延伸出世间社会的各种行为和行业,商道也是其中之一。

商,在历史上它是同样分为轴心时代之前和之后两个分期。我曾经讲过的轴心时代,是指2500年之前的那个期间,在地球上曾经发生了智能时代子夜时分的转化。子夜时分,相当于深夜11点到到1点的转换期,也就是说最黑暗期的转换。在这之前,可以说从黄昏到夜晚,就是人类的慧性慢慢消失。所以在轴心时代之前的慧智共运之商,和轴心时代转换和形成后的智能之商,存在两大历史时期分期。

只是中国的智能之商,在早期仍然深深带有道商的精神烙印。这精神烙印,其实在智能时代的战国春秋时期,仍然还有典型的表现。其中,最典型的慧智共运型的商人姓范,就诞生在江浙这一带。范蠡,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在智能时期也就是轴心转换时期当中的一个硕果仅存的智慧共运型商人。在他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秦朝的吕不韦。吕不韦,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唯智能型商人,因为他的商道充满着智能的狡诈和计谋的运用,而失于道和德,这是一个分水岭。把这两个代表人物一抓住以后,这两个商业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是两个标杆,就给我们非常清晰界定出什么是道商、什么是儒商、什么是俗商。

吕不韦,他提出:务农是一本百利,经商是一本万利,从政则是一本万万利。三个“利”字,就把他送进了智能型的唯利是图的这样一个宝塔尖里,因此在他的身上,很难找到道商的最高智慧。吕不韦的最后下场也是非常凄惨的,因为他离开了道和德,没有从正道经营自己的商业人生,而是在商界和政治界玩弄权术和计谋,他最终的失败,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不可回避的结果。

根据史记和历史上的一些记载,都是说商界的祖师范蠡到秦国去卖铜器,而以“商”为一个标识,后来就沿袭下来,有了“商人”这个名词。实际上,这是局限于编修以后的历史所形成的认知。其实,早在夏、商、殷、周时期,道商一直是非常鼎盛地活跃在中国的社会舞台上。只是那个时候的商,由于社会遵循着一种比较典型的道德伦理观念的制约,遵循着尊道贵德和敬天爱地的制约,商界与其它业界一样,是比较平等的,而没有将它另类分化出来,也就是说,商人这一职业早就存在。

在西周的鼎盛时期,从现存的历史当中,也还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历史脉络。

五千年以来,在轴心时代开始以后,随着儒学智能时代在商、殷、周、秦汉的展开,社会就逐步远离了道生德养、众生平等的观念,逐步产生了社会的等级划分,以士、农、工、商为序的层级,实际上就在愚智的影响下,在这个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了,所以古代的上九流就有了一个分类。从这个分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愚智的文化等级观念、层次观念是非常明显的。除了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古士,然后才是农、工、商,是这样子的一个等级逐步分下来的,将帝王列为上九流之上品。

美国有位科学家研究中国的政治历史,他研究一生,却找不着中国人为什么不信上帝。最后临终的时候,他才发现,在中国古代、在百姓们心目当中的上帝,中国的上帝是住在皇宫里面的,皇帝就是中国人的上帝。这点,跟西方文化明显不同。西方人的上帝是在天上,而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帝是在皇宫里。所以,很多东西要用西方文化观念解释东方文化,就会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有些学者强行用西方的哲学观念、文化评判标准,来评判中国愚智时代的文化,也就会错谬百出,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越解析就越糊涂,最后把祖宗都不要了,完全端起中国文化的金饭碗去讨食西方文化的残羹剩汤。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在国外冷静分析近代中国文化现象的一点感受。我们拿着金饭碗在讨饭,不知道中国本身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而将祖先们优秀文化当作糟粕、当作伪科学来处理,这非常遗憾。

这个商之所以在智能社会以后,被放在“农”和“工”之后的最末尾,称之为末流,置于九品之末,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方面是经商求利,对人类心灵品格具有侵蚀作用。如果不修身,那么这种侵蚀作用就格外明显。在历史上,人们在2500年经历了春秋战国500年战乱以后,迷失了修身的方法,迷失了内文明求证的方法以后,愚智时代对商业就产生了恐惧心理,就很自然把它定为末流。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修身的方法,“内圣”不能建立,“外王”一旦用于经商,很容易迷失方向,成为金钱的奴隶。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有一句名言:“众人熙熙,为利而来;众人攘攘,为利而亡”。这两句话,就高度概括了商业活动对人心的腐蚀。在没有道德驾驭心灵的时候,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单纯开发,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危险的倾向。“熙来攘往”,容易进入唯利是图,丢失道德品质。

愚智对商业的定位,同时也反映出了儒学社会的等级观念,因为儒学在汉代就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苦,熬得吃皇朝”,以伺候皇帝为尊贵。这个等级观念,是在2500年以来形成的愚智社会文化当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单纯去分析一下中国的商业、人物、历史定位,就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离道失德的发展,商业反而登上了世界经济的舞台,引领着整个世界在向前发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整个世界都成了一个大的商场,但唯独欠缺用道德来驾驭这个商场、商海,所以商海里面就波涛汹涌,非常凶险。包括去年的经济危机,以及前些年的股市崩盘,等等现象,可以说都是因为缺乏一个主导剂、导向剂,因为道德丧失了。这一点,温家宝总理也观察到了,并且谈到了,的确是这样。因为按照西方的商业观点发展下去,那么整个世界只有加速自我毁灭的份儿。没有道德驾驭和引领的商业,一定是世界毁灭的催毁器。亚洲华尔街报,按照财富绝对指标进行排列,也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富豪弄了一个排名榜,这也是很有点意思。按照时代先后整理一下,那就有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范蠡以及战国的吕不韦、西汉的邓通、东汉的梁翼、西晋的石崇、明初的沈万三、明朝的太监刘瑾、清朝的贪官何绅、清末的商人伍秉鉴、国民党财政部的部长宋子文这些人士。

道商所指的人物,主要是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商圣范蠡,他可以称之为“圣”,在商界的圣人,因为他的确是修之身的一个人物,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商业上,他都是成功的,而且还能够真正做到功成身芮,能够在巅峰的时候,做到激流勇退。范蠡,字少伯,公元前517年到前448年,春秋时楚国南阳人,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深得老子“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的神髓,他掌握的道家思想是比较深厚的。他曾经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使越国得到了复兴。取得胜利以后,虽然越王对范蠡的封赏是上将军,非常高,但是由于受到老子不争思想的影响,而且他观人识相,知道越王能够共艰苦而不能共富贵,就及时挂冕乘舟而去,修了辞呈一封,放弃了高官厚禄,一叶扁舟到了鲁地山东,开始了新的人生。

这种急流勇退,及时放下政治前途,在历史上少有人做得到。只有内圣外王,在内圣当中修持有所成就的人,才能冷静观察时势,把握自己人生的取向和坐标的定位,不断调适自己。当然,范蠡对财富的三聚三散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阅读过,如何把财聚笼起来,然后又散出去,这里面真正充满着道的原理,以及善正德为人处事的符合道与德的技术方法。这一聚一散、二聚二散、三聚三散,既表现在对社会上,也表现在家庭中,也表现在用人上,我们现在经商主动去汲取这些教训,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据说,范蠡发明了十六两制的称。这个十六两制里面又含有道德的内涵,这个内涵表明在哪里呢?表明在像天法地,采用了南斗六星的主生和北斗七星的主死,来作为一种秤杆的标记。一颗星就是一两重,十三颗星就是一斤,这就是最早的统一计量工具——称。而且,他也前瞻性观察到,追逐于利者常为利而亡,很容易败丧经商者的道德品质和摧毁经商者的道德品格。为了避免德性较差的商人短斤少两,丧失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品格,所以范蠡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还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并且告诫商人,缺一两的时候,就折福;如果缺二两,就折禄;缺三两,就折寿。将每个人自身的福禄寿、家庭的福禄寿,与这个称量重是否公平捆绑在一起。

当然,你们看历史记载,也可以看到。湖南电视台,有个电视剧故事,有一个经营粮食的老板娶了个媳妇,这个老板短斤少两,卖粮食的时候一斤一定要少半两,而且他请做称的师傅,做一个假称去称。他的媳妇,同样把这个做称的师傅叫回来,用一倍的价钱,请这个师傅把称码加大,弄个十七两是一斤。这样,一年下来,家里生意极好,每卖一斤等于送了半两给顾客。这一扣一送,其中体现的是道德,体现的是这个家庭福禄寿是增还是减。这样的故事,在古代比比皆是,都与道德相关。

所以道商,就在我们社会当中,在我们行为当中,并不神秘。在我们的心里,在百姓心中,就有一杆称。如果我们不公平,唯利是图,那么百姓心里的这杆称,就能够称出我们道德的缺斤少两,也就会远离我们而去。所以要辨证看待在商业活动当中,如何掌握和恪守善正德经营原则。从这一杆称上面,我们就可以延伸出很多做人的哲学,以及经商的诀窍和基本的礼仪。

我们在道商与常商的差别上,要掌握一些要点,这样有利于我们在道商论坛上去深入剖析什么叫道商、什么叫儒商、什么叫俗商。道商只有一种,但是在常商里面,却分为儒商和俗商,因为老子在揭示世界运行基本法则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世界的基本法,是有形有象的系统,都是这样产生利而益于人的一个领域。其中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却是“无”,是肉眼看不到的能量流,是其中的虚,是其中的空。虚和空里面暗藏的能量,才是这个“有”是否存在价值的评判标准。但是,由于世人只看得到“有”,而看不到“无”,也就常常颠倒而用,本末倒置,常常也就导向了错误的方向和路径。

“无之以为用”与“有之以为利”并举同重,聚和散,首善符德合道,这样的类型,就称之为“道商”。用“有之以为利”为最终目标,恪守信与义,信与义就是五德的两个子枝,恪守了信德和义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的类型,可以说是儒商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界定标准。以“有之以为利”为最高和最终的目的,不择手段去取利,则是俗商,就是俗世间俗不可耐的商人。他们只知道取利,而不顾及对象的利益,唯利是图。

这类商人,大家都有数,现在我们国内很多郊区的一些街边小型加工厂,常常是藏污纳垢,是隐藏这些俗商的孪聚之地。比如说,地沟油的加工厂,是不是俗商行为呢?他们只顾自己取利,而将大量从餐馆收集的残汤剩羹,回收地沟之油,回收熬炼之后,然后又投放市场,不管使用者是否会生病,不管这种油是否符合人类的生理需求标准,只要钱到手就行。

现在,我们吃素都难,在蔬菜的保鲜上面,大量的商人,这些俗商用化学剂装扮蔬菜的鲜嫩,而不计这些喷洒的化学剂给人类肝臓和肾脏带来的健康损害,只要卖出高价钱,就不择手段,这同样也是俗商。所以,在人类滑到道德底线的时候,这些现象就极其严重。

分析这三类商业人士生存的内环境,从道学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从事道商的人,必定有一个内圣外王的修身过程。这个内圣外王,无论是先天福慧福德所带来的内圣外王,还是这一生通过求师访道获得了验证方法,或是经过自我修养而获得的内圣外王,都帮助了他们的道德人生定位。这样的人生,就不是一个常规简单的人生观,而是一定具备有道德的人生观。当然,细分下来,他们可能具有佛学底蕴的人生观,或者说具有道学底蕴的人生观,那么这一类道商他们肯定是慧智同功的。这一类人的商业仕途以及事业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具有强劲的后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较强,因为他们容易进入一种慧智同功的状态,也就是左脑和右脑同时在运用。他们捕捉商机的能力,常常极其精妙和准确;他们灵感直觉的诞生,超越了常道中的一些商人,很容易成为商界的领军者和带头羊。这就是道商内在的一种精神面貌,支撑着自己商业事业发展的正确取向。

虽然说,无论道家还是佛家,多数强调是因为往世的福德积累,积修深厚,这一辈子的福慧这么好,才能取得成功。但那个原因,只能说占50%-60%,那只是个基础。他们的慧智同功运用、智慧的开发,才是这一辈子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儒商者,常常是仅用外王,他们的心窍常常开得并不充分,内圣的支撑并不典型,所以儒商常常是用智谋,用智谋取胜的人数多。所谓小胜用智取,这是很多商人的一个说法。实际上,这并没有展开人类心灵和生理上的现象来进行分析。愚智局限在只使用左脑的功能,而右脑的功能并没有完全启动和应用上去,这是它的局限性和不全性。虽然他们能够恪守一定的信念和义德,来博取商海的成就,但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常常并不强劲,也就容易局限在往世积修的福慧之上,难以再继续发展。

我去年结识一位南方商人,他是南方某大城市中大概是位居第二位还是第三位的地产商。他在十年之前,就有此体会。于90年代初,下到商海,拼搏于建筑行业,一步步做起来,做到一定时候就停滞不前了,无论再怎么殚心竭虑,点灯熬油,想办法、想发展,始终处于瓶颈阶段。实际上,那个人面相上就挂着他的福德就是那么多,从面相上就可看出,他到了瓶颈期是因为先天福慧用完了。他就谈到自己的体会,后来自己之所以能够跻身于这个城市房地产商业的前三名,是因为受到一位老师的点化,那位老师让他诵读经典,称颂名号。他一接受这个建议,就如获至宝,早晚一定跪诵上1小时之久,三个月后云开雾散,商途纷纷向他打开了。我对他解释说,这个方法也就是中国古文化中的造命,自己再造自己的命运。中国文化当中,不仅有再造自己的命运,还有再造自己的性和命,也就是再造生命,这是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去年我去南宁开会,他一见到我,就拉着我的手不肯放,表示要继续跟进学习和实践再造自己的性和命。

事业成功了,对自己的性命就要高度负责,就应当性命再造、命运再造,同时并举。这类同仁,就是商界的明智者。事业和自己的生命健康,应当是捆绑在一起的,而不能像一般的儒商、俗商那样,舍命搏钱财。钱财搏到手后,命也完了,那就是得不偿失。俗商的特点,是“舍命不计后果”,这也是老子《德道经》第一篇里提示的“愚之始也”,是愚昧的开始,去性从心,去心从脑,用自己大脑的认知,而且还只是左脑的片面认知,来进行商业运作,跌入唯利是图、同时也是损人害己的商业营运模式当中。这不仅给自己生命带来威胁,给事业带来困窘,还给家人带来无穷的祸患,也就是佛家和道家所说的因果关系的恶性产生。所以在道商场领域,我们要看清这一点,并要掌握好。

浙江,在国内及至于在世界的商界,都是有名气的地域。我在海外讲学时,所碰到的海外华人精英几乎60%都是浙江的,的确一说起来是哪儿的人,浙江义乌的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在世界各地打拼,非常优秀。当然,现在是表现在为商。实际上,大家的根还是产生于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之所以浙人商界精英特别多,也有其历史的原因。中国文化历史,西部逐渐东移和南行的古文化生物圈,在殷商周秦时代,浙人常常是昆仑山脉那一带中华祖先的迁移者,他们把厚重的道德根文化文明带到江浙地区。但由于统治者剥夺了这些皇亲贵胄的政治权力,被迁徙的东移皇亲贵胄,在与当地人同化以后,迅速转向了文化与商业领域,这是这个地域文化的特点。大家不可以认为浙江人就是经商,实际上他们很可能就是夏、商、殷周精英的后代,是优秀精英的后代。这个文化底蕴,目前从这个区域发掘的文物、文化底蕴、历史、商业才能、智慧才能,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浙商是非常优秀的,而且著名的浙商近代在全国也占了很重要的比例。

商界,关键要采用道商的“用无”。商家虽然讲利,用无与求利是否能和谐统一,是否能够谐同,道和商是否能完美结合?回答是肯定的,可以结合在一起。只要我们建立信德,建立对天道的信仰,尊道贵德,就成了我们五德的支撑点和存在体。信德确立,才能做人,才能经商,才能信商。胡雪岩有个故事,大家可能知道。有位当兵的,当年在他那里存了一万两银子,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单据也不要,就走了。后来,这位存款的士兵战死了,战死之前,委托他的战友去取钱带回家,胡雪岩不仅仅调查落实来人的确是这位存款人的委托人,非常重信誉地将一万伍千两银子,连本带息全部给了人家,没有侵吞,这就是以信取义。信义联盟,体现了道商的特征之一。

老子所讲《德道经》55章“玄中”:“三十辐同一股,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从商人的牟利方式,拿碗打个比喻,就可以看到如何和谐完美地将道和商融化在一起。突破我们心灵的障碍,完美一体地认识我们的商业发展,规范我们的商业行为,纳入道德机制之中。比如经商者,有形有相的作为,都是这个碗壁。这个碗壁,既有木头的,也有陶器的,也有瓷器的,有粗制的,也有精制的,但所有任何外在努力和形式,都是碗的壁,而不是碗的空。真正有用的,恰恰就是中央的空余部分,如果没有碗中央的空,这个碗就没有任何作用,做个实心的碗,就卖不出去,人家不要,因为不能盛东西,所以有了这个空,看似非常没有价值,没有用,但恰恰是空才使碗具有了使用价值。

我们的商业行为,只要把握住了“内圣而外王”,把握了内空,里面不要装垃圾,就是在从事道商了。而外王,采用最好的模式,自己的价值也就会在社会上提升。这个道理,应该容易把握和理解。这个道理,用在企业、事业、家庭,都是非常和谐完美的统一体,没有虚妄。这个外王、这个外壁,可以尽善尽美,但千万不要忘记:中空才是最有用的。只要保持心灵的空灵明静,善正合德,并不在乎于自己外相如何,对社会、家庭都是具有使用价值的。所以,老子在此非常精明地指出:“无之以为用”。“有”,只是取决有利于和有益于承载这个空。这个空一旦具备,对个人的人生、修身、商业行为和其它事业,也就把握了道性的整体,将道用在生命与事业之中。“无”,并不是单纯地看到空无,也不是下面四点水的“,而是元气之“”,元气之“”通天。现在简体汉字,吸收了古代的元气之“”,采用了道家的“”来替代繁写的“”,现代人易混淆,看到“无”,就以为是什么也不干,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他们没研究帛书《老子》五千言和《黄帝四经》中的“”,强调的是道的能量,《说文解字》曾经还保留了对“无”的解释:“通于元者,通于根本,通于大道,通于元气,通于大道的行为、努力和实践是无为”。

道家的无为,是把握自然客观规律的最大努力,而不是坐以待变,常常是主动的努力。当然,不是现在智能所解释的“争”。因为黄帝讲了“夫争作者凶,不争者无成功”。连“争”与“不争”,道家都有一番详细的解释。我们对老子的思想,要有正确的认知,“”是“元”的出头,是天地之间正气的连通,是人在天地之间,把握天德地气的运行客观规律,去行动,去努力,符合和达到自己的天人合一,称之为“无为”。在经商过程中,就可进入某种无为而治,企业的治理、体内的治理,都可进入到道学的无为而治,那就是道商的灵活运用。包括“为”字也是这样。“为”,是作为、行为,但如果不按道的制约去行为,就是私心贪欲、妄想执著的行为,只有把它规范在天地之间的客观规律,规范在天德下降地气生升中去作为,才是正确的。

近来,国内广泛开展各种商界学习班,讨论如何提升企业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渴望解决众多的问题。中国的商界与世界各国之商界有不同之地方,我们的发展特点,与印尼、台湾、马来西亚商界曾经经历的发展特点相同;而与西方的商界特点,有不同之处。所以,有文化和根性不同的认知,需要我们掌握本民族文化的特点,而不能强行将西方的商业文化背景,作为解析我们商业文化背景的标杆、尺度、衡量器,要找到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文化,提升商界的质量品质锻造。

在中国,商家创业非常艰辛,在商海中打拼非常不容易。从80年代开始,经过三十多年,积累了大量认知性经验、理论性经验,但商海波涛汹涌,投入“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武汉汉正街,那里面的商人一浪接一浪被淘汰,此起彼伏,前赴后继,有的成功了,而大部分都失败了。80年代末的流行语:“十亿人民八亿商,还有两亿打麻将”,很多人进入商海拼搏,用性命进行拼搏,换取后天的财富,身心疲惫,事业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寅吃卯粮,就把身体弄垮了。

如何真正快乐地干事业,如何快乐地经商,使心身与事业同步增长呢?这是我们应当解决的一个命题。怎么样才能快乐?每一步都在道德的境界当中,每一个商业行为,都由灵感与直觉被智慧控制,超越一般人的冥思苦想,就会快乐,精气神的消耗就会处在一个低水平,生活质量就会远远高于其他人。所以,我用四个字概括,如何轻松快乐经商,就要主动进入“修身求真”内光明的实践当中去。离开这一点,不仅难以活得快乐,生活质量下降,而且企业维艰,在商海的惊涛骇浪中跌入谷底,被埋在其中,无力挣扎。

另外一个问题:个人私欲与社会利益真的势不两立吗?道是非常公平的,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道,并不反对人们富有,关键是人们如何驾驭利益。利益能够得到而又能服务于众生,服务于社会,让它流动起来,达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就是高度和谐统一。这个双赢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只要我们的修身具有了“内圣外王”特质,就能驾驭亿万财产。不是金钱的奴隶,就能站在生命的制高点上和财富的巅峰上,获得一种自由,那种快乐是常人难以揣摸和想象的。因为内在心态、心境完全不同,内圣外王的智慧超越常人。如果我们不修身求真,不去实现内圣外王,当个老板肯定就会非常辛苦。

不需要很多的例子,历史上那些兵家的例子,成功商人的例子,都可以看出:具有修身求真的底蕴和内圣外王素质的人,统率一支军队,必定是常胜将军。缺乏这点,必定失败,不论在战场,还是在商海。缺乏这个,就是最辛苦的打工者而已,是自己事业的奴隶,难以自己解放自己。同样,作为企业的主人,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团队和员工队伍是否能实现轻松管理,有别于其它企业和其它集团,最重要、最简单的关键点和方法,就是要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心灵中去,落实到每个员工身国内部,再造和提升品质,打造符合善正德的品格。只有具备了善正德的品格,并且吸收这种天德地气的能量,滋养他们的精神系统,对员工和团队的管理,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现在一些企业,由于企业老板本身缺乏内圣而只有外王,用军事管理的机械方式统领企业,一旦积重过分的时候,员工队伍就必定崩溃。最近,一个企业半年内自杀高达13个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只用了外王而没有用内圣,只强调企业内部法律的制度,而没有给他们心灵补充能量。每个人的心灵极其脆弱,哪怕老板轻轻的一句批评,都可以把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因为在单纯外王状态下,人们的心理素质会转向病态。这种病态,在医学上都是有名称的,但是没有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所以,我们在寻找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时,还是要回到祖先所创造的道德根文化当中去,尊道贵德,提升我们精神素质这个领域,一切问题,包括突破企业家富不过三代的历史瓶颈,都可以迎刃而解。

所谓“富不过三代”的历史瓶颈,是发生在智能时代的共性现象,因为离道失德而造成。实际上,在历史上有成功的例子,四十几代都照样兴旺发达。

现在的商人群体,修身的优势是文化素质提高了,而古代商人只会算盘,文化素质不高。现在的商人都有敏锐的时代触觉,能够很快及早地获得善知识。现在很多商业成功人士,向佛教寻找善知识,及时丰富自己,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现在成功者,具有了财力,具备了成就某种事业的物质基础,具有广泛的社会交流,参与各种学习班,也会使眼界开阔,甚至连自己身边周围各类历史报缘,善缘和恶缘的接触机会比古人迅速得多,敞开得多,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一点善念、一点仁慈,可能将身边遇到的不好因果关系很快就加以定性化解。现在社会人士、商界人士,具有事业心,事业心是由小我私利向大我公心转变的一种动力,再加上信仰和信念,就非常容易找到道德根文化的出路。

我在这里讲商道和道商,还包括怎样当公仆,以及公务员如何当官,是做道官,还是官道,自古以来道理也都是相同的,要把握很多东西。当我们通过修身内求,那就能掌握身体内部的天地人三界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具备,我们的事业,包括官场事业,都能获得良性的改变,也会掌握主动权。我在全国各地走了些地方,有些党政领导人,掌握了以道为官、以德为行以后,包括他们的官运也发生改变,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发生良性提升。

这些现象,说明积累了五千年的伏羲易道文化、黄帝法道文化、老子德道文化,对于我们现代人是极其宝贵的。只要我们去做,立足于“以百姓之心为心”,而不仅仅是小我私利捆绑自己的身心,那么就会找到每个人本身就存在的道。“大道不远在心中”,以德为舟,力争精进,以修德寻觅真道,人生会获得亮丽的前途,身体会获得健康的保证。这一切,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故事,大家都可以去参阅参考。

 

 

 

 

(责任编辑:知心)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zaixianshouting/wenhuajiaoyu/2010/0607/574.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 修身治文 法地修脉

    本次论坛的概念:龙文化中的学以致用 修身治文的分述:精、气、神与文、字、书 修身...

  • 修身守一的生命之树

    一、自己生命这棵生命树,最重要的特点是无根,为何失去根,如何寻根,重植其根? ...

  • 做人修身成才的次第

    中华道德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要复兴道德根文化,儒释道三学应当圆融归一,不...

  • 师资教育与家长教育 仁爱篇

    德才兼备的德慧智人,需要具备两个基础:第一,作为老师或者家长每一个人的仁爱心需...

  • 生命健康与智慧的韵动波

    从事德慧智经典诵读与太极修身炼形,在进行研究和论证的过程中离不开生命实相,离不...

  • 做人修身论修智 一

    我们采用分讲的方式,对“修身做人论修信之智德篇”进行逐章讲解,计划用五大部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