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佚书《五行》篇在二十世纪末曾两次出土,首次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湖北、河南、湖南省境内,出土了大量战国时代的竹简,因为这些地域在先秦时属于楚国故地,故这些竹简被称为“楚简”。其中,一九九三年十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 墓M1发掘出的804枚竹简中,有50枚竹简上的内容与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行》篇相近,经专家考证,确认为另一个版本的《五行》篇。
楚简《五行》全篇现存1144字,分章符号27个,与帛书本的“经”大体相同,而无帛书本的“说”。中间有一部分内容的次序与帛书版本有较大不同。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在《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报告中指出,郭店M1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前三世纪初。
序
凡例
前言
第一部分 简帛五行经文对照 1
第二部分 五行归正综述【综整】 23
2.楚简五行的重要价值 24
3.释读楚简五行的立足点 26
4.五行的本义和历史演绎 27
第三部分 经文释解 35
第四部分 结语 173
术语介绍 181
后记 193
参考文献 197
说明:本页面的文字允许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和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下修改和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