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整继承黄老教育真谛——熊春锦

如何完整继承黄老教育真谛

熊春锦

 

提问:

学生一直有个困惑,发现内部很多老同学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都不理想,而他们的父母大都不太重视学校教育,甚至有的父母还计划不让孩子上大学了。如果道学教育出来的孩子,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不能利益社会,以后靠谁来弘扬道德呢?

自己最近投入家庭教育时间比较多,发现孩子即使开了慧性,有了比较好的记忆力,但是如果要取得好的成绩,还必须有勤奋刻苦的精神,不能听之任之。自己已经逐步地意识到,只单纯依靠慧性而不在学习上付出努力,孩子难有成就。如果孩子没有成就,那么德慧智的下一代就很难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

在家庭教育中,除了诵读之外,在儿童的学校教育和能力养成上必须花大力气,很多家长对这方面一直重视不够。好像一提成绩,一提智能,就否定了慧性。甚至有的家长寄望于2012之后一切都会变化。

犹太人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高度重视,他们会普遍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读法律、经济、政治和科学,现在西方国家的上层人物,大多是犹太人出身。了解美国内情的人,都说是犹太人在统治美国。西藏密宗也是如此,他们把孩子送往瑞士读军事,为今后发展贮备人才。这说明他们高瞻远瞩,在教育上领先了。

这种思维,是否也值得内部老同学借鉴?

解答:

你的观察和感悟,是切中当代原来修真队伍时弊的一种见解。这正是在黄老学说复兴期应当医治和根治的一种群体性的痼疾。

从汉代以来,在外环境和整体社会的制约和很长时间影响下,人们如同几十年被狭隘唯物论反复长期洗脑一样,落下一个不承认客观事物而以我见为标准的疾病,迄今还仍然顽固地坚持,不愿放弃。接受真相极其困难和扭捏,不愿意真正改变。

在修真界中,人们对黄老思想中的修身治国思想和教育的完整性,从汉代被阉割的只剩下修身而失去了治国甚至连齐家也丢失的毫无踪影的长期洗脑中,这种雷同式的疾病,“独善其身”的自私狭隘性得到了长足发挥。

在这个群体中,这一类的影响就像遗传性疾病一样,被人们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下来。既影响自己,也在左右身旁之人的无作为和不作为局面。

所以,要想真正复兴道德根文化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跨越历史上的疾病“承传”,真正回到根文化的井泉中去直接吸收营养、再造心身,并且保证自己不被传染上这种“疾病”。

很多老同学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大部分源自练气大潮的认识,他们更多接受的是社会对他们的影响,积累的更多是汉代以后道家史料中的经验,从而在社会中被传染上这种历史疾病,并形成了大家的思维定式。他们在我这里,需求更多的只是方法,而不是黄老思想的真谛。对于慧智圆融的教育,对于德慧智三元一体的教育,他们既从来未身居其境,同时现在学习时也觉得与己关系不大,缺乏真切的心灵感受。由于未能身受体验,也就难以自疗自身已经患上的“暗疾”。

家长们自身所患的这种历史疾病,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习以为常,并且不以为错,要想改变就很困难。由于缺乏自疗以根治其疾,那么要想去治好别人或教育孩子,也就常常力不从心,或者将德慧智教育理念篡改到符合自己的病态框架之中施为。这些都是极其常见的共性现象。

我个人的影响力,在社会整体影响力以及历史沉淀力面前,那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事情。根本性的改变,还有待于群体的努力和社会共识的真正形成,才能根本性地改变这种局面。

现代要想医治这种固化型的疾病,需要六方面的同步推进:

一、需要时间,长期反复进行大量的“正善治”性的启蒙和再教育式的跟进;

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将真正的黄老修身学说完整地传递到大家的心底;

三、要更多地借助家长们的爱心和对孩子的关怀期盼,从而引导大家反省自己执行黄老学说的狭隘性和差距,真正改变自己的错误,全面真实地复兴道德根文化,将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与修家、修乡、修邦、修天下完整地实践开来,从而改变现状,并创造未来。

四、现有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内壮提升是关键。我们需要长期坚持对现有人才进行德慧智素质教育,在双可核心教育的带动下,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德慧智教育,再造心身性命。要让所有同学真正明白德慧智教育自我实践,就是修身实践的摇蓝。不经历这一阶段或者不补上这个教育工程,那么一切修身实践全都只是水上浮萍,毫无根基,无法真正再造性命。黄老学说的修身,离不开执两用中的根本原则。

五、大力抓好宣传推广工作,善巧方便地运用一切宣传阵地,让我们自己知病,社会上防病,建立隔离带,引导人们直扑伏羲黄老的道德根文化井源中去汲取营养,预防和减少社会人士重复感染的可能性。将德、慧、智三元素完整地传递给每一个接触者和爱好者,而不要用自己的愚昧阉割和篡改德慧智教育的完整性,修身治国,功行合一,不可动摇。

六、要注意在推广中,边提高我们自身,边发现社会中优秀的无“疾”人才,让他们成为骨干和中坚力量,从而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切断自我感染与传播,用新生代替代无法改变的那一部份,从而完善壮大队伍,构成全新的黄老学说团队面貌。

(责任编辑:知心)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dehuizhijiaoyu/jichulifa/2011/0407/728.html请转载时注明!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