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疗法与养生治病

当罹患轻病小病时,相比较饱食,饥饿更有助于康复。为什么?因为饥饿疗法有助于恢复脾胃中气。

​​

饥饿是一种养生法,也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在中医医典中经常出现的“损谷”,就是饥饿疗法。

一、损谷则愈

具体来说,所谓饥饿疗法,即指通过限制或禁止病人饮食来调节健康状态,或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主要用于实热证或饮食积滞等病证。

《内经》可谓是饥饿疗法的鼻祖。比如,《内经》云:“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歧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怒狂”为心火偏亢,神明不安的表现,多为阳明热盛所致。由于饮食进入体内后,所化生的阳气充实于四肢,能助阳热之邪气,故须“夺其食”,用饥饿疗法以削减阳热之邪。

再如,《内经》在论述热病禁忌时,明确提出“多食则遗”,要求热病患者适当限制饮食,以防止谷食之气与热邪相结,而使热遗不去,或热病复发。

医圣张仲景深得《内经》之旨,《伤寒论》指出:对热病后期出现的某些轻微症状,可以用适当限制饮食的方法来解决,不必再服用药物。

比如,仲景说:“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意思是说:患者病刚好,脾胃尚弱,如果强求多吃以补养一下,就容易导致积食生热而见微烦;其实不用吃药,少吃点就好了。

我小时候在农村,有时发烧刚愈,妈妈都会嘱咐我:“病刚好,少吃点”。这说明我妈妈懂得医理,知道食复的道理。

专家鼓吹,当新冠肺炎刚愈时,要多吃大鱼大肉,多吃有营养的食物,这样才能补充蛋白质。却不知道,这根本就违背了《内经》和医圣的宗旨,正确的做法是喝点米粥,吃点清淡食物,保持一定的饥饿感。

我是中医人,我以《内经》为经典。当现代专家与《内经》的宗旨相背时,我坚定地选择《内经》。

二、《红楼梦》里的饥饿疗法

《红楼梦》里所讲述的医理,往往内涵《内经》之旨。比如,贾府上下,凡略有些伤风咳嗽时,总以减少饮食为主。

比如,《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写道:王太医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着一点儿,就好了。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若老人家爱吃,便按方煎一剂吃;若懒待吃,也就罢了。”说着,吃过茶,写了方子。刚要告辞,只见奶子抱了大姐儿出来,笑说:“王老爷也瞧瞧我们。”王太医听说,忙起身,就奶子怀中左手抱着大姐儿的手,右手诊了一诊,又摸了一摸头,又叫伸出舌头来瞧瞧,笑道:“我说姐儿又骂我了,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我送丸药来,临睡时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是了。”说毕,作辞而去。

通过以上这个片段描绘,我们知道,王太医医术还是不错的。他为贾母及大姐儿诊治很负责任,两人的治疗方法都一样:饿一饿就好了。

由此我想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旺则气血旺,人自然健康。若过食肥甘厚腻,体内湿浊阻滞,变成诸病,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减少饮食。这样有助于脾胃恢复活力,从而加强化湿排浊。

进一步说,轻病小病使用饥饿疗法可以促使脾胃功能恢复,使人体气血调和,自然就可以康复了。

第五十三回中,晴雯患感冒几近痊愈,后因补孔雀裘又复发,病势渐重,使用了饥饿疗法,净饿了两三日,又慎服药调治,便渐渐好了。

在这一回作者还描述道: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可见清淡、饥饿是贾府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为什么饥饿疗法有效呢?因为大观园诸人生活都很富裕,平时养尊处优,不事劳动,且所食的食物也大多是鲜珍肥肉。若长期如此饮食,容易导致营养过剩,加之几乎从来没有劳动锻炼,导致脾胃易滞,气血不和。若感冒风寒,或积食,最好的方法就是饿两顿。

三、饥饿疗法符合老子之旨

饥饿疗法看似消极对抗疾病,实则是极为高明的医疗手段。而且,饥饿疗法符合老子的观点。

一则,有无相生

《道德经》云:“有无相生……是以圣人行无为之事”。道家认为事物之“有”与事物之“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圣人不是消极面对事物,只是善于以“无为”为手段,谦卑地遵循自然规律。

比如,上例《红楼梦》中贾母与大姐儿的疾病大多源于营养过剩与饮食积滞,道家看来这种疾病现象属于“有”形事物,而“有”与“无”相影相随、相生相克,故王太医用“饿两顿”的“无作为”手段制衡身体之“有”(疾病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王太医的医学素养极高,远超今时擅长开大方的医生。

二则,不妄为

饥饿疗法表面上看属于“无作为”的医疗手段,其实,还属于“不妄为”。何谓“不妄为”?简单来说,有两个意思。一是不过度治疗;二是顺势而为。

老子认为:“不知常,妄作凶”。所谓“常”,指万物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可顺应四时养生,其实就是知常守常,当然不要妄作妄为,以免干扰了四时规律。当为则为,不当为若勉强作为,则会“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事实上,今时医疗界最大的弊端是:过度医疗。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不知常”而妄作。因为不懂得生命活动的规律,用药物胡乱干预,结果就是“妄作凶”,导致病人不死于病,反死于医,实在是可悲之极!

作为中医人,我们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细心静观疾病的变化规律,任由身体与疾病自行相互制衡、相互协调,达到不做过多地人为干预而治愈疾病的目的。通过“无为”来治病,这才是最高明的医疗。

四、饥饿疗法的本质

饥饿疗法的本质是什么?

从中医角度来看,饥饿疗法有利于调畅脾胃气机,恢复人体正气;从西医角度来看,饥饿疗法是让胃肠道排空,有利于胃肠黏膜的修复。由此说,饥饿疗法的本质是养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饥饿疗法让人体恢复正气,则正能胜邪,诸病自愈。

现代西医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说:“身为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不要再制造新的伤害;其次,要尊重自然的痊愈力量。”以及“一个医生可以处理一种疾病,但只有大自然才能将它治愈”。由此可见,真正的西医并不是过度医疗,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妄为。作为医生,我们的职责不是对抗疾病,而是帮助和扶持身体的自愈能力,通过身体以符合自然规律发展的方式来恢复健康。

如果,现代医疗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将会是广大病人的福音。可惜,医疗市场化之后,市场经济效益主导了医疗行为,结果就是当医生治病时,能多用药就不少用药;能用贵药就不用贱药,结果是苦了所有的病人。

作为中医人,我们应该学习《红楼梦》中王太医的做法,基于疾病状况及体质特征,灵活选择合适的医疗手段。该用药则用药,不该用药,就用“饿两顿”为治疗手段。虽然因为少用了药,挣的钱会少些,但可以帮助病人早日康复,也算是行善积德,是真正的利他了。我一直认为,问心无愧,这才是医生的处事原则。

小结

今时流行许多“富贵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等,都是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所造成的。怎么办?除了积极求医问药之外,病人自己也要了解疾病的成因,不妨采取饥饿疗法,少吃点,吃清淡些,这样有助于调畅脾胃,使正气来复,而邪浊自退。

其实《史记》中也有饥饿疗法的描述:“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简单来说,我们要想维持健康,要想从疾病中早日康复,就要食不过量,饮不过多,保持适度的饥饿感,这样最有助于调养脾胃,颐养身体。​​​​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