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熊春锦


二 中气为和的道德哲学观是大智慧的和谐发展之道

所以,老子在两千五百年以前,运用他的大智慧,观察了宇宙,观察了社会,同样观察了人的体内和体外,得出了真理性的结论,撰写了他的这一部世界上最著名的《德道经》。这部《德道经》,可以说向上总结了历史上两千五百年以上的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知识,向下影响着我们两千五百年以来的文明发展。

的确,老子的《德道经》,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甚至可能提出疑问,为什么叫《德道经》,不是《道德经》呢?实际上这个名字的前后颠倒,也是反映在我国历史上,有的学者已经读不懂老子的《德道经》。在汉代以前,魏晋时期,有一个姓王名弼的学者,他是看到汉代诞生了道教,才将老子的《德道经》改名为《道德经》。在汉代张道陵没有创造中国的本土宗教之前,老子的这一部书始终都是以《德道经》命名的。为什么呢?因为老子的本意是希望后来者都能淳德进道,通过修这个德,修十种善心、四项行为准则,一心为众生为民族、为国家去进行上善的实践。如果进行这种上善的实践,就必然就能够使自己的心胸开阔,光明无量,既照明自己,也照明别人,就容易明白自己来到这个世间的责任和义务,什么样的事该干,什么样的事不该干,就会非常地准确,少走弯路。

现在的人都很盲目,不明白自己,不明白自己的体内,不明白自己周围的环境对自己的作用,很盲目,只知道盲目奋斗。我们说西方人智慧不如东方,这是可以肯定的,然而实际上我们现代人这个智慧已经渐渐地被西方人赶上来了。

在前些年,有个故事、有个笑话,最说明什么样的文化养育什么样的人。当然是指以前,但现在我看不见得。这个故事是说,国际上有一次军事训练,德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三国的士兵在军营里集训,有一次在一个地方练习正步走,指挥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这些士兵就往前进。德国士兵走在最前面,口令一下来他就一步一步地走,结果走到了悬崖的地方,指挥员的口令没有停止,这个德国士兵“卟通”掉到悬崖下面去了。后面是一个美国兵,他走到悬崖边脚步一停,一看,“妈也!掉下去就死了”他马上就不再正步走,就跑了。中国士兵走到悬崖边上的时候一看,“危险!”很自然地就将正步走改为原地踏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既说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更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养育什么样的人。

我在德国讲学这么多年,我就知道德国人非常地严谨,他就凭着这种严谨服从命令的精神,打造出了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上最强悍的一支部队。他们那种遵从逻辑顺序、严格按照规章办事的精神非常严格。你像我到邮局填一个包裹单,那比在中国都复杂一倍。在中国你到邮局领点款项或者取个包裹的话,几下就能填完,而他们那么大的A4纸,填得满当当的,他要求你的参数非常圆满,你要严格按照他的要求一项项地填满。

我们就赶不上人家德国,在半夜哪怕在零点钟,他的司机都不会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也不会在红灯下横穿马路。我刚去的时候,我的翻译就跟我说:你来自东方你就注意这一点,我知道你们中国人喜欢闯红灯,横穿马路。我只好点头,因为这是个事实现象。他说:在德国不可以,特别是当你横穿马路身边有小孩子的时候,你绝对不可以闯红灯。这样对下一代的影响太恶劣了,那么他们的大人非常的地愤怒。大人可以原谅、包涵不文明,但是当影响到他们后代的健康成长的时候,他是毫不客气的。而且后来,我还听到一个故事:有一位中国人和几个德国人一起横穿过马路,有一位德国人带着自己七岁的孩子,我们这位中国人仰头一瞭“蹬蹬”就跑过去了,那位小朋友就把手一指:“爸,这个人为什么就闯红灯?”他的爸爸非常幽默与机智,就这么说:“这位叔叔是个色盲。”用这种幽默的方法来提醒自己的孩子不可以闯红灯,可见他们那个民族的严肃性。

当然,美国建国时间不久,短短几百年的时间,而且他的文化来自于世界各国,基本上是一个大拼盘,所以他们的理念是保护自己至上。按照五德——仁义礼智信,德国人的义德是最强的。美国人上战场,首先要把投降书印好,揣在口袋里,飞机一被打下来,就马上把投降书拿出来,“我投降。”这是他们的民族文化的特点,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地强。

而我们中国人,可以说传统文化的优秀就优秀在有一个智慧的头脑,能够执两用中地去处理众多的疑难。我们虽然现在没有大力地提倡去学习古代的文化,但是从这个中国兵能够机智地在悬崖边上站住,改正步走为原地踏步走,既不违反命令,又不损失自己的性命,从这个机智性上来说,实际上是与我们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

这,可以追溯到2500年以前老子的一段话,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中国人的心灵当中,自觉和不自觉地都在运用着这个“中气以为和“来调适自己对生态环境和自己的内外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可惜就是没有真正系统地、理论性地去认识它。

我们的祖先都是大圣大贤者,智慧达到了目前人类各民族当中的大圣大贤的最高层次。像整个西方到目前为止,都还在孜孜不倦地从我们老子的《德道经》当中去吸取精神的营养。这个“中气以为和”,其实这个“中”字,我们现在只是下意识地在运用它,没有自觉地运用。如果运用得好,我们就不会有文化大革命,也不会发生三反五反,也不会出现现在的道德滑坡。我们忘了,因为老子早在2500年以前就说过了,在阴阳之间,你要用中,而不能左倾也不能右倾。但可惜,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丢失了这个德,丢失了这个一,不能运用这个能量,那么就会忽左忽右,永远也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

像在宇宙天地当中,我们如果去研究一下国外近代最高的一些宇宙天体科技,就会发现,遨游于天地,你看天空,我们抬起头来可以看到星辰,它是由星系和黑洞组成一个个巨大的星系。星系又在不断地膨胀,黑洞又是在不断地收缩,这两种能量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它们内部的德性能量。那么能够平衡它制约这两者之间的能量又在哪儿呢?同样是真空能量——老子所揭示的真空妙有的能量。而天体自然的起始,就是那个道,是道在运用德的能量,使这个星系既具有膨胀又具有收缩,同时又能运用这个中来加以制约、调适、调节。所以我们这个天,才在自然地、平衡地、动态地发展中继续生长发育着。其实,如果黑洞它的力量一旦超过膨胀力,那么这个星系就会很快崩溃。

看了宇宙当中道和德对阴阳这种能量的作用以后,再来看我们的社会是同样的原理。当我们只是单纯地强调物质的高速发展的时候,如果没有用好这个中,那么精神肯定会垮下来。为什么呢?——像西方一样陷在太极的阴阳里面。这个太极的阴阳,太极图的中央有一个弦线,实际上这两个弦线,白鱼是物质,黑鱼是精神,当精神比较淳厚的时候,那么也就是我们的物质发展比较匮乏的时候,刚好在这个凹里边;当我们的物质非常丰盛时候,那么我们精神领域刚好是在峰谷里面,这一个现象在几千年以来,一直没有人去揭示它。

实际上,在古老的哲学思想当中早就提示了,你要想精神和物质同步发展,你非得要用中。用中来统驭这个精神和物质的同步发展,用这个德在中央来居中调控阴阳的变化,使它既不停止运动、不停止发展,又能够互相不打架。因为这个阴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一样、左腿和右腿一样。西方没有诞生过像老子和孔子一样的学说,特别是老子的学说。所以你看他们的历史上,唯物和唯心长期争论不休,在老子的学说里面,他将唯物和唯心统在一起,整体把握,你们的左手和右手别打架,你的右腿和左腿都应该存在,不要否定它的存在,而是通过你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协调统一指挥它就可以了,这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是用这个一来运用二,分析二,把握二,包括三,比西方的哲学思想高明得多。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茨,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获得了丰富的营养。虽然,他也提出了老子的学说给他以灵感的启迪,使他诞生了他的二进位制,成为科学无冕之王当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也没有真正把老子读通了。他曾经总结了一句话“虚无生万有,用一就足够了”,这就是老子的思想。老子是用这个无、这个○,来驾驭万事万物的生化形成发展和寂灭;用这个德,就足以解释万事万物的好坏、善恶、长久、短暂等等,都囊括在他这个一当中,你逃不过他这个一的分析。莱布尼茨正是从数学的角度掌握了这个特点,所以他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发明了二进位制,并且诞生了我们近代的电脑。你看我们现在的因特网,一台电脑,他可以演绎出世间的万事万物,就用这个○和1互相的变换,就能使整个世界疯狂,使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迷恋在网络之中、电脑之中,离不开它。包括我也是一样,我也离不开电脑了。

为什么呢?因为莱布尼茨的理论揭示和实现了老子的○和1的道德思想,这个○就是道,这个1就是德。在数学模式上,他是○和1,就是这点差别而已。因为我们古代的精华文化是象数理炁四大元素来解析万事万物,那么他掌握了这个数,他就能够创造他的辉煌。我们在象上面掌握了老子的思想,我们同样能够创造我们的辉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能量的运动上,我们能够实践它,把握它,那么我们就能够使我们具有大智慧。这个道就是○,道中间产生的这个能量的一点,这个就是德。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