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相传他活了八百多岁,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是当时世上最长寿、最懂养生之道的人。后人将其养生理论整理并加以阐述,编成《彭祖经》,彭祖的养生长寿方法值得每个人借鉴。
彭祖是炎黄之后历史上记载的一位真实人物,在尧时被封为大彭国,终生潜心研究养生长寿之本;高度提炼出一套合理的膳食术,他认为人欲长寿必先学会膳食。
传说,彭祖活到七百八十岁,仍无衰老迹象,耳不聋,眼不花,背不弯,腰腿不疼。后世不断有人探寻彭祖养生长寿的秘诀,借以延年。
彭祖养生秘诀
一、动静结合,锻炼身体
葛洪《神仙传》中记载彭祖的养生治身方法是“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千”。此即后世的气功修炼、吞咽唾液方法。
彭祖年轻时喜欢一个人外出旅行,独来独往。因此,人们都不知道他究竟在哪儿。旅行时,他虽然备有车马,但却很少乘用,大部分路程靠双脚行走,以此锻练自己的意志和体魄。
彭祖年迈后,在锻练中悟出一套“导补之术”。就是采用意念引导的方法,引气上行百会及头、面各穴窍,外行于四肢及毛发;内行于五脏六腑。若感到哪儿不舒服,就采用意念疗法,令气冲病灶,将病气逐出体外,直至适意为止。有时候,他从清晨闭气内息,一坐竟到中午。随后,缓拭双目,按摩肢体,再舌舐上腭,吞咽唾液。一直连续吸气数十口,才开始起身行走和讲话。他说:“凡欲学行气,皆当以渐。”意思是要想学习导引行气并没有什么决窍,关键在于长期坚持。
彭祖在锻练中研创的明目法,至今仍流行于世。
二、善于保养,平和保神
《彭祖摄生养性论》中写道:“人生之世乎久远之期,寿不过三万日。不能一日无损伤,不能一日无修补……是以养生之法不远唾,不骤行。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及极。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不宜过饥,饥则败气。食诫过多,勿极渴而饮,饮诫过深”。还警告世人:“食过则癥症块成疾,饮过则痰癖结聚……是以真人常日淡泊,不亲狂荡;而愚者纵意未至损身,已先败其神魂,伤其魄参,悲夫!”这段话的大意是:人们的衣食居行诸方面都应注重调摄规范,不要疲劳,也不能懒散,过饥、过饱和过饮都有损于健康,衣着必须随气候的变化及时更换,万不可纵意“狂荡”,否则会出现悲惨的后果。在性保健方面,彭祖提出如下几个论点:其一,认为男女皆有情欲,而情欲不可强行禁锢,禁欲对身体有害。其二,对“交接之道”,要求“从容安徐,以和为贵”。其三,反对放纵情欲,特别是反对奸妓淫娼。其四,主张爱护阴精,节制房事,远色寡欲。其五,明确房事禁忌,遵守天、地、人“三忌”。彭祖的养生之道和房中术的论述在长沙马王堆竹简《十问》、《黍女经》、《抱朴子内篇》、《养性延命录》及《三元延寿参赞书》等书中都有不少记载。
三、淡泊名利,清心寡欲
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注重品性修养,也是彭祖得以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神仙传》记述“彭祖少好恬静,不趋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据传,殷王前后赠给彭祖数万金,他都受纳了,但却用来救济贫贱,自己无所留。可知彭祖绝非那种四处钻营,终日忙于机谋巧算、患得患失的人。他心地善良,心胸豁达,思想开朗,不受“慎喜毁誉”所累,精神状态经常保持良好,这些正是身体健康的首要保证,也是尽享天年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彭祖认为养生之道并不烦琐,关键在于不可追求过高的欲望。衣食不追求过于华美,凡成败、荣辱、得失之类不可考虑得太多,否则徒然增加忧愁烦恼。彭祖是一位仁爱之人,他非常同情普天之下的劳苦大众,无论他走到哪儿,都乐于帮百姓分忧解难。因此,深受百姓的敬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