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知音】 微信文章
我国自古就流传着贴门神的习俗,门神是汉族民间传说中守卫门户的神。每到农历新年,人们将门神像贴于一左一右两扇门的门心上,赋予其驱邪避鬼、护卫家宅、保护平安、提升功利、施予吉祥等美好的寄托。
流传至今,中国最有权威性的四大门神是:尉迟恭(尉迟敬德)与秦琼(秦叔宝);神荼与郁垒。
在历史小说《隋唐演义》里,很多人听说过尉迟敬德与秦叔宝的故事,而对于传说中最早的门神神荼郁垒,却是鲜少知晓。
《山海经·海外经》记载:“东海中有山焉,名曰度朔。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东北有门,名曰鬼门,万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主阅领万鬼。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 。
意思是:“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度朔山上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
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当鬼怪邪神偷桃子的时候,神荼郁垒就会用芦苇编的草绳绑住他们,用桃木做的弓箭射之,然后扔到山上喂老虎,保卫了桃树的安全。”
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邀请他俩穿越时空,长久照顾看护千家万户,并保证人们在年岁时祀奉两位门神,以表达感恩酬谢。
后来,人们画了神荼郁垒的画像,或者在桃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挂在门上,并挂上芦苇绳,希望一旦有凶鬼出现,神荼、郁垒二神即抓之喂虎。
晋代干宝《搜神记》佚文也有记载:“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祥。”
桃,亦是人们崇拜久远的植物,民间认为桃多子多福,既是长寿的象征,也能够除灾避邪制鬼驱怪。“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压邪,此仙木也。”。
而老虎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老虎能够“执搏挫锐,噬食鬼魅”,“画虎于门,鬼不敢入”。
时至今日,人们除夕之时仍然常常在门上贴上画有二神与虎的画,并挂上桃枝或桃人和苇索,以驱鬼辟邪。
汉代以后,人们大概因为久困于意识哲学文化之中,文化与思维开始出现了断层,神荼和郁垒似乎已不那么能够满足意识欲望的迫切需求,
因此,就让他俩在门神文化中下岗了,继而对人间修身有素而去世者的“神”进行考核,让他们上岗担任门神。
《燕京岁时记》记载:“门神皆甲胃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为神荼、郁垒,或谓为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但谓之门神可矣。”
这段话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门神演化到后来,就不再固定是神荼郁垒,还是秦琼、敬德了,只要能驱鬼镇邪就谓之门神。
唐代就出现了罢免神荼、郁垒之职的现象,而由钟馗一个人接替了此职。
(钟馗)
《历代神仙通鉴》记载:“钟馗系陕西终南人,少时即才华出众。唐武德年间,赴京城应试,却因相貌丑陋而落选,愤而撞死殿阶。帝闻之,赐以红官袍安葬。到了天宝年间,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在临潼骊山偶患脾病,久治不愈,一晚梦见一相貌奇伟之大汉,捉住一小鬼,剜出其眼珠后,将其吃掉。大汉声称自己为“殿试不中进士,钟馗”,皇帝梦醒,即刻病愈。于是,唐玄宗命吴道子将梦中钟馗捉鬼情景作成一幅画,悬于宫中以避邪镇妖。”
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又重新意识到守门是大事,不建立团队不行,于是把在唐朝时就已经故去的秦琼和尉迟恭同时请了出来,加入了门神文化的团队。
(秦琼秦叔宝)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按传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号呼,六院三宫夜无宁刻。太宗惧,以告群臣。叔宝奏曰:“臣平生杀人如摧枯,积尸加聚蚁,何惧小鬼乎! 愿同敬德戎装以伺。
太宗准其奏,夜果无警。太宗嘉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因命画工图二人之像,全装怒髪,一如平时,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云。”
这段故事的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室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群臣。
大将秦琼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如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
自此以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念及他们彻夜辛苦,于是吩咐画师,绘二将军真容贴到门上。以画代人,倒也顶事,邪祟自息。
从此民间就仿效起来,秦叔宝、尉迟恭也就成为“门神”了。
从此,在意识哲学文化中功利主义的驱动下,中国门神文化的团队建设欣欣向荣,扩编迅速。例如,温峤、岳飞二位元帅以及赵云、赵公明、孙膑、庞涓等人都光荣受邀,连青龙、白虎也加入了编制之内,上岗值勤。
随着门神队伍的扩编,最早的门神“神荼郁垒”的名字也逐渐被人叫错了。
现在大部分人一定是把“神荼郁垒”读作(shén tú yù lěi),其实我们都念错了,正确的读音是“神荼郁垒”(shēn shū yù lǜ)。
最初这四个字的写法也跟现在不一样,是“神荼鬱壘”,后世把“鬱壘”简化成“郁垒”,也就读成(yù lěi)了。
最后定稿的《国语辞典》中,把“神荼郁垒”定音为(shēn shū yù lǜ),大家可不要再读错了哟!
为什么现在的大部分人都把门神错叫成神荼郁垒(shén tú yù lěi)了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的人们讲究的是简单、方便、快捷,已经养成的习惯不会轻易去改变。只要按照字本身的读音来读是对的,即使叫错了名字也觉得无所谓。
反正两位门神也不会在你进门时叫住你说:“小伙子,我俩给你当保安,你连我俩名字都叫错啊,太不够意思了吧?!”
不过想想人们也确实不礼貌,两位前辈屈尊为我们当“保安”这么久了,不发工资让其免费看家护院就算了,名字也叫不对真是不应该啊。
神团队分为三类,各定其名,分为文门神、武门神、福门神三类。
文门神,即画一些身着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刘海蟾、送子娘娘等;
武门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琼、尉迟恭等;
福门神,即为福、禄、寿三星。
人类强行一纸调令,生拉硬拽,就把诸神“押解上岗”,替人们充当家庭传达室的“老大爷”,过年也不祭祀感恩酬谢他们,一切全都要最大化地为利己的效益服务,实在令人唏嘘。
近代则更加离谱,花鸟虫草、婴儿美女、肥鱼壮牛全都上岗。
真正的门神是神荼郁垒,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淡忘了。
由意识主导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将目光过多地聚集在了“利”之一字,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不胜枚举。
所以,我们应该重拾本民族传统文化,让敬畏与感恩重回我们的心灵深处,才能避免“利令智昏”与“欲令智昏”,开启“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尢”的美好人生!
文:云子据熊春锦先生《恭贺新春话过年》一文改编
图:清水荷 弦音
编辑:弦音 心赴无极
排版:清水荷